教科研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教科研> 文章

浅谈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

发布时间:2007/11/21 16:24:45 作者:无 浏览量:2058次

浅谈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教师语言

数学活动历来提倡让幼儿多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建立一些初步的数概念。教师在数学活动中,都在尽量地少说,多留时间给孩子,因此,在数动中,对教师的语言则要求更高,要求教的语言少、精、规范。

1、导入活动中的教师语言。数学课的导入部分,多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铺垫,同时,导入活动也是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用一些有趣的语言,而且比较亲切的口吻同孩子进行游戏,让孩子在—种有趣的、轻松的心理环境下,随着老师的语言而渐渐走进数学王国,因此,在导入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应有趣而亲切。在中班

数学课《给数字口袋送礼物》中,导入活动是出示几幅水果图片,请幼儿按数量分类,教师设计了给水果娃娃找家的游戏。师:小朋友,秋天到了,水果娃娃离开了妈妈,去找自己的朋友,‘它们告诉老师,‘它们想找和自己一样多的水果做朋友,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数水果,分水果,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按数量分类的要求,同时,由于老师富有童趣的浯言,一下子使所有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为较好地完成新授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新授活动中的教师语言。在数学课的新授活动这—部分,多是以教师传授—些新的数学知识概念,或是同—知识的不同活动形式。相对而言,教师要适当多说一些,因此在这—部分,则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清楚、有次序,而且有重点。例如在大班数学课《学习5的组成》(剪贴格纸)中,教师在新授活动中,开门见山,向幼儿介绍新活动。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们—个新的游戏,叫‘剪贴格纸’。(出示纸板)这是—张底版,老师已经写好了分合号,我们先在分合号的上方贴出所分的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纸上有几个格子?(5)那么,我们所分的数就是5(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在右边记录。要把没有重复的几组分法全部剪贴完,最后读出5的组成。”教师的这段话简明扼要地向幼儿介绍了新活动的名称、玩法、规则,使幼儿很明白地了解了如何操作学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可以怎么做,不可以怎么做,从而保证了幼儿在一定规则的指导下顺利得出结果和结论,因此,在新授活动中,教师的语言需详细而又简洁,并且重点突出,有顺序,语词准确,合乎概念。

3、指导幼儿活动时的教师语言。幼儿在进行操作活动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用亲切的、轻柔的语气,用引导的语言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正确操作,这时的教师语言要有启发性,而不是将操作结果直接表述于幼儿。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幼儿更清楚地了解活动规则,完成操作活动。

4、评价活动中的教师语言。评价活动是数学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评价幼儿的活动情况,表扬遵守活动规则、操作活动完成的好的孩子。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孩子提出希望,因此,在这个时候的教师语言应客观、公正,尤其是提出希望时应亲切,以免使能力弱的幼儿丧失信心,产生自卑。

总之,虽然数学活动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初步的数概念,并且每一次的数学活动总是通过孩子的操作活动来学习,巩固数学知识,但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指导。准确而适当的教师讲述,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孩子较好地完成操作活动:从而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周琴

版权所有©江宁区谷里中心幼儿园 地址:江宁区谷里街道振容路28号 电话:86131098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