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准备好,出发了——记谷里张溪村办班幼儿园农村志愿者科学专家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6/4/8 11:08:09 作者:无 浏览量:670次
2016年4月7日上午,带着雨后丝丝飘香的泥土气息,我们谷里张溪村办班幼儿园再次盼来了农村幼教专业志愿者科学专家组团队进行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观摩了王媛媛老师上的一节混龄班的科学活动《泥土里的小动物》,教师根据幼儿“好奇、探秘”的探究点,充分挖掘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利用大带小的形式,跟着孩子一同去户外探究泥土里的小动物,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时而兴奋的说“老师,我挖到了蚯蚓!”“老师,我挖到了蜈蚣!”,时而胆怯的惊叫“老师,我害怕有蛇!”“老师,虫子会不会咬我!”,时而沮丧的说:“老师,我什么也没有挖到!”“我的鞋套坏了!”“我的铲子上全是泥!”等等,面对孩子的反应,老师也时而一起兴奋,时而一起探索,时而指导解决。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天性自然的发挥,教师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朝着活动设计的目标和重点指导幼儿去发现、去感知、去观察、去探究,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感官近距离的探究泥土中的小动物。
课后,大家根据观摩的内容和执教老师的说课,分小组进行评析、研讨,大家畅所欲言的表达了对这节课存在亮点与不足。特别是尹院长带领的专家组团队成员针对这节活动及教师们提出的困惑,从多方面进行了点拨和分析,让我们每位老师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教育是源于生活经验,最终还是要回应生活,教育是让孩子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奉献世界,综合的世界需要培养综合的人。因此,课程的主体也要与各个领域进行融合,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能够学会迁移、运用,让知识转化为能力。孩子天性自然的发挥也是要回归学习、回归生活。作为教师,要抓住孩子的探究点“好奇、探秘”,追随孩子的兴趣点跟着孩子去探究,要仔细的抓住观察点和反思点,根据预设的点和现场生成的点抓住有价值、有代表的内容。
最后,尹院长还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找适合的户外资源,选择适宜的主题内容!”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将会更加坚定的跟着孩子去探究,找适宜的资源,做实在的教育。